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
  • [摘要]近年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促使当代散文格局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既得益于全媒体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又是当代散文话语方式转换的结果。新文化大散文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大散文。它推崇中国“文”的传统,强调回到中国精神的“元气时代”,从中寻找散文变革的力量。其实质是顺应时代和散文的发展趋势, 以散文的自由和质疑精神,挑战散文的固态话语方式,解构文化大散文的写作立场和话语策略。非虚构写作,作为取代报告文学的“时代文体”,它偏重于民间立场和个人视角,以寻找真相为旨归,是一种介入现实、强调在场、直面社会问题,带有质疑性、揭示性和批判性的“危机叙事”。考察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其意在于重新理解和确立散文的意义,重识散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散文的边界以及散文与时代、与读者的关系。
  • 陈剑晖
  • 全文[ PDF 1629607.0 MB ] 2022.1(11):188-196  共有 211 人次浏览
  • 反宰制、抗辩与主体性追寻——论陈映真小说的身体书写
  • [摘要]文学中的身体隐含着丰富的话语内容,在历史、政治和时代的耦合中传达着作者的心灵情感。在20 世纪50 年代后的台湾,掌权者对于身体进行多维宰制,以此实行规训与意识形态管制,压制反抗者。陈映真小说通过对身体的书写解构政治和资本的管控,穿越意识形态的遮蔽,以“反宰制”和“去蔽”的方式对抗权力凝视。他借助身体表征出的“爱欲”与“自戕”的复合渗透,以积极和消极的身体革命演绎思想的革命,冲破威权时代辖制。由“身体”到“心灵”的演进之中,陈映真小说立足于文化启蒙、左翼信仰与“内战-冷战”三个维度探寻主体性,主体性确立后指向三个重要关节点即个人解放、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
  • 马海洋
  • 全文[ PDF 1576074.0 MB ] 2022.1(11):197-205  共有 333 人次浏览
  • 重审当代文学的当代性立场
  • [摘要]当代性观念强调存在性、此在性和共在性,它来自于现代性实践进程的内部,同时也拥有搁置、淡化现代中心主义的序列观和等级论,正视和重视文化差异的共存性和包容性的自有价值,这对当代文学的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文学批评观具有启示意义。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潮流性、文化的时代性、审美的时间性和非时间性、媒介技术的共生性上都具有鲜明的“当代性”。中国当代文学史在“时代精神”和“问题语境”中不断生发自身,在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中形成了自有传统。文学批评致力于以更为直观、客观和敏感化的经验抵达批评对象,克服文学批评与批评对象间的距离感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自觉意识。
  • 张丛皞
  • 全文[ PDF 1571890.0 MB ] 2022.1(11):206-213  共有 431 人次浏览
  • 王蒙早期文学思想及其认知变迁探微——以《尹薇薇》改写事件为切入点
  • [摘要]《尹薇薇》是王蒙20 世纪50 年代写作并遭遇发表受挫的“未刊稿”,80 年代后期经过改写后得以发表并获奖。新版《尹薇薇》使得王蒙早期写作中的一块文学拼图“失而复得”,是理解王蒙早期文艺心理颇为宝贵的文本,它的一波三折的发表史复原了当时的社会语境和文艺风尚。经由《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尹薇薇》,可以清晰看出王蒙早期文艺思想中关于青春从“衰颓”走向“庸俗”的演进过程。从影响源来看,小说有浓郁的“鲁迅风”,法捷耶夫、契诃夫等俄苏资源影响了王蒙在20 世纪50 年代“反抗庸俗”的价值视点,而到了80 年代,王蒙对尹薇薇及其“庸俗生活”有自觉的认知调整。在叙事层面,《尹薇薇》具有“元小说”的现代叙事智性,在旧有文本中糅合进文本的生成源、发表历史、写作心境和当下品评的叙事手法,具有对于时代和自我的双重回溯和复调特征,提供了“旧作重述”的独特范式。
  • 沈杏培
  • 全文[ PDF 1638792.0 MB ] 2022.1(11):214-223  共有 331 人次浏览
 1  2